问题 | 合同诈骗能撤案吗 |
释义 | 一、合同诈骗能撤案吗 合同诈骗立案后,一般情况下不可以撤销案件。 1.即使双方私下已经解决了,人民法院也不会进行撤案。这是因为合同诈骗案件属于刑事案件,其处理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不能仅凭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而随意撤销。 2.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双方达成和解,人民法院可能会支持撤案的请求。 3.如果该案件构成犯罪但并未达到国家刑法的处罚标准,也可以考虑撤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撤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二、合同诈骗量刑标准 合同诈骗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 1.《刑法》第224条的规定: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该条还列举了五种具体的合同诈骗情形,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等。 这些情形都是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一旦查实,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 三、合同诈骗立案标准 合同诈骗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一般诈骗罪和经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的规定: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2.对于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也有相应的立案标准。 (1)除了数额标准外,还需要考虑其他情节如诈骗手段、诈骗对象等因素。 (2)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等情形都会被视为从严惩处的情节。 3.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未达到立案标准,也不能排除合同诈骗的可能性。 4.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谨慎审查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合同条款等内容,以避免遭受合同诈骗的损失。一旦发现合同诈骗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调查处理。 你对合同诈骗的撤案、量刑和立案标准还有什么疑问吗?法律小助手法律网将继续为你解答,快来提问吧!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