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履行后的风险管理有哪些 |
释义 | 一、合同履行后的风险管理有哪些 1.注意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诉讼时效的中断:催收(注意保留证据:书面快递方式邮寄并保留签收回执)、部分履行、重新确认等,中断的法律效果:重新计算。 2.注意财产保全,以防止诉讼完毕后无法执行。 3.注意及时对账、及时完善资料、及时回收货款。 4.注意对方经济状况的变化。 如发现对方的经济状况恶化,则应尽快通过催收、诉讼等方式回收债权。不要等到清盘时再催收。 5.业务往来的所有资料都要保留好 二、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如何解决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处理如下: 1.及时通知义务。未及时通知,造成损失扩大的,对扩大部分不可免责; 2.证明义务。须向对方证明所称不可抗力确实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 三、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 合同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形有以下几方面: 1.合同标的物已灭失; 2.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4.合同无效等情形。 法律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