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误工费的法律法规规定如何计算 |
释义 | 一、误工费的法律法规规定如何计算 1.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之规定,误工费的计算主要基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 2.误工时间以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的出院诊断证明上写明的休息时间或鉴定机构的鉴定报告为准。 3.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4.收入情况方面,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5.无固定收入的,则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6.若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法官会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酌情计算。 二、实际收入证明方法 在计算误工费时,实际收入的证明方法至关重要。 1.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需要提供工资单、银行流水、税单等证明其实际减少的收入。 2.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可以通过提供近三年来的收入证明、纳税记录、银行流水等材料来反映其平均收入状况。 3.如果受害人不能提供这些证明,法官可能会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误工费。 ![]() 三、全责方无权主张权利 1.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受害人被认定为全责方,那么他们将无权向对方主张误工费等相关费用。这是因为误工费是赔偿义务人向受害人支付的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2.如果受害人自己负有全部责任,那么他们就无权要求对方赔偿自己的误工损失。 因此,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不是全责方,受害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向对方主张误工费等相关费用。 对于误工费的计算,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欢迎在法律网上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