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民法确定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有哪些
释义
    简单来说,民事责任就是民事主体在履行民事义务时需要依法承担的一种责任,我国目前常见的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那么大家知道对我国民法确定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有哪些吗?接下来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我国民法确定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有哪些
    一般认为我国民法确定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有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三种。
    
    1、公平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作为一种责任分配原则,其责任分配的依据既不是行为,也不是特定事故原因,而是一种抽象的价值理念—公平。一般说来,在法律规范的结构中,价值理念不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把一种价值理念作为调整具体社会关系的操作工具,是一种特殊的法律现象。
    中国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应当具备三个条件:①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过错;②有较严重的损害发生(不包含间接损害);③不由双方当事人分担损失,有违公平的民法理念。
    可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情形主要包括: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监护人已尽监护责任的;②紧急避险造成损害,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且避险人采取的措施又无不当的;③行为人见义勇为而遭受损害的;④堆放物品倒塌致人损害,当事人均无过错的;⑤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共同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
    2、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
    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形包括有:①产品缺陷致人损害;②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③环境污染致人损害;④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等。
    3、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也叫过失责任原则,它是民事领域最基本的归责原则,它要求行为人善尽对他人的谨慎和注意,尽量避免损害后果,也要求每个人充分尊重他人的权益。
    过错责任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①损害事实客观存在;②行为具有违法性;③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④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故意或过失)。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我国民法确定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不知道有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吗?一般来说,我国民法确定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过错责任原则。如果您后续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法律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

    
    
    拓展阅读
    
  •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事件后如何确定责任承担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