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的行政监督分类是怎样的
释义
    行政监督是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包括内部的行政机构,也包括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公民等。那么我国的行政监督分类是怎样的?以下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我国的行政监督分类是怎样的
    根据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一)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1、一般监督
    是基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各级政府对其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督。主要形式有:工作报告、检查、专案调查、审查、备案、批准、提出议案、改变和撤消、惩戒等。
    2、专门监督
    主要是指独立行使职权的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我国现有的专门监督主要有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两种。
    
    (二)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1、政党监督
    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政党监督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其次是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处于核心地位,是实施其他各种行政监督的根本保证。
    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又称为立法监督,即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3、国家司法机关监督
    司法监督是指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手段和程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的监督。在我国,国家司法机关监督是指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侦查、审判而实施的监督。
    4、社会团体监督
    在我国,社会团体监督是指人民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5、人民群众监督
    人民群众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各种形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6、社会舆论监督
    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介所形成的社会舆论在监督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具有特殊作用。
    法律规定:
    《宪法》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我国的行政监督分类是怎样的的内容,根据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

    
    
    拓展阅读
    
  • 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有哪些
  •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与国外的有何不同
  • 我国行政监督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