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为能力人与合同是否有效 |
释义 | 一、行为能力人与合同是否有效 行为能力人在签订合同时,其法律效力与合同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1.限制行为能力人能依法签订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果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则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的所有合同都是无效的。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合同是有效的。 二、合同无效的后果 1.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如果返还财产不足以弥补各方的利益失衡,可能涉及折价补偿。 2.赔偿损失。如果合同无效是由于一方的过错造成的,该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对方因合同无效而遭受的损失。 3.追缴不当得利。如果合同无效涉及违法行为,如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可能发生追缴财产的法律后果,即将双方已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库。 ![]() 三、合同效力的情形 1.有效合同。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2.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相对有效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共利益或者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因此被确认无效。 3.效力待定的合同。 所谓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法律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发生效力与否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或追认才能生效。 4.可撤销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是出于重大误解从而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予以撤销的合同。 还有哪些合同效力相关的法律疑问?法律网法律小助手在线解答,专业律师为您提供帮助,快来提问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