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庭审笔录可以作为证据吗 |
释义 | 一、庭审笔录可以作为证据吗 1.尽管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未直接规定庭审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庭审笔录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庭审笔录作为案件审理活动的记录,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了案件的相关证据,尤其是当事人陈述和举证质证环节,构成了法院认定案件事实、居中裁判的基础。 3.从刑事诉讼的角度来看,《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因此,即使庭审笔录在法院最后的生效裁判文书中可能并未涉及相关事实,甚至尚未对当事人的实体争议作出任何处理。 但并不妨碍庭审笔录中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自认的事实、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记录的案件事实作为证据独立存在。 二、庭审笔录作为书证依据 庭审笔录可以归为书证。 1.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 2.庭审笔录符合书证的本质特征,但与一般的书证不同,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法院书记员对当事人。 3.还表现在审判人员在法庭上言辞的记录,其性质类似于法院或其他国家机关依职权对相关当事人所做的调查或询问笔录。 4.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庭审笔录的形成过程是随着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将案件事实记录在案,有着比较统一的固定程序和格式。 ![]() 三、庭审笔录真实性的保障 从民事诉讼的诚实信用原则来看,庭审笔录应当可以作为证据。 1.《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应当诚实信用,并对自己所陈述记录在案的事实负责。 2.《民事诉讼法》都赋予了当事人申请书记员的回避的权利以及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申请补正的权利。 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由于书记员的故意或过失导致庭审笔录错记或遗漏等情况的发生,确保了庭审笔录的真实性。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也允许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撤回自认的事实,从而保障了庭审笔录的真实性。 因此,只要庭审笔录符合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就应当为人民法院所采信。 你对庭审笔录的真实性还有疑问吗?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法律网为你提供更多民事诉讼相关的专业建议,帮助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