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跟踪报警要什么证据 |
释义 | 一、被跟踪报警要什么证据 被跟踪报警时,报警人通常不需要提供直接的证据。 1.报警人可以直接前往公安机关或者拨打报警电话进行报案。 2.报警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通过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来实现。 3.在报警时,报警人需要清楚描述所发生的情况,包括被跟踪的时间、地点、跟踪者的特征等信息,以便警方能够迅速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警方会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信息进行调查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报警人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或协助调查。 二、110报警服务简史 1.中国第一家110报警服务台于1986年1月在广州诞生。1996年,北京市第一个报警服务台成立。 2.为了向广大市民和群众宣传警务知识与各项便民服务,北京市公安局从1998年起,将每年的1月10日定为“110宣传日”,并在这一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3.最初的110报警服务台采用了24路电话线路汇集系统,打破了原有“一人一电话”格局,并配备了转接、录音以及无线电台对讲等多项功能,是公安科技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4.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110报警服务台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 5.截至2018年底,110报警服务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视频网等新技术,整合各警种部门的职能优势,打造信息汇聚、决策参谋、视频巡防和指挥调度于一体的信息化警务指挥平台。 6.同时,110报警服务台还依靠“科技手段助推机制”,打造“智能化”防控网络,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研发了集多系统于一体的可视化综合指挥平台。 ![]() 三、故意错误报警后果 1.故意错误报警是一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如果故意错误报警造成恶劣影响,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公民在报警时需要确保所报事件真实、准确,不得故意报假警或扰乱公共秩序。 2.如果发现有人故意错误报警,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 3.公民也应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避免因为误报或误判而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如有疑问,法律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