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居住权大于产权吗 |
释义 | 一、居住权是否大于产权 居住权与产权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大于”或“小于”的对比。 1.当房屋上设立了居住权后,居住权人在居住权期限内可以对抗所有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居住权大于产权。 2.居住权是依法设立的用益物权,居住权人有权占有和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3.然而,居住权人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因此,居住权和产权是两种不同的物权,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权益和限制。 二、房屋所有权的分类 房屋所有权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从所有权权利主体的内部构成来看,可分为房屋单独所有、房屋共有和房屋的区分所有。 2.从房屋所有权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能是否充分来分,可将房屋所有权分为完全的房屋所有权和房屋部分所有权。 3.我国的房产登记,按照房产性质将房屋所有权分为以下几类: (1)公有房产,即国家房屋所有权和集体房屋所有权以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其客体包括房地产管理部门直管的国有房屋,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单位、军队使用的国有房屋等。 (2)私有房产,即公民个人房屋所有权。其客体是我国公民,包括华侨、侨眷、归侨、港澳台同胞拥有的私人房屋。 (3)中外合资房产,即中外合资房屋所有权。其客体是我国政府、企业与外国政府、企业或个人共同投资拥有的房屋。 (4)外资房产,即外资房屋所有权。其客体是外国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国际性机构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境内所拥有的房屋。 (5)其他房产。其客体是不可归于以上种类房产的房屋,如宗教组织拥有的房屋。 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权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产生冲突,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法律网发表你的观点,我们期待与你的深入交流。 ![]()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