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既遂标准是怎样的
释义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既遂标准是怎样的
    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和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1.犯罪对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主要是针对特定个人而捏造,损害自然人的人格或者尊严。寻衅滋事罪则主要指向不特定多人、集体或者有关公共事件。
    2.犯罪动机:寻衅滋事罪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的恶意动机通常更加明显,更倾向于通过制造事端,扩大影响来实现犯罪目的。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这样的动机。
    3.入罪条件: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情节犯,需要行为达到司法解释明确的“情节严重”相关标准才能入罪。
    寻衅滋事罪则是结果犯,要求行为在实质上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后果。
    4.客观行为:寻衅滋事罪要求行为人在网络上不仅实施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行为,还同时实施了起哄闹事行为。
    若行为人单纯实施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行为,并未起哄闹事的,也不构成寻衅滋事罪。
    5.虚假信息的内容范围:两罪规制的虚假信息内容范围不同,寻衅滋事罪主要涉及的是公共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如公共场所的社会公共秩序等。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追诉期限
    法律网提醒您,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追诉时效最低是五年。按照刑法规定,追诉时效的档次分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与二十年。追诉时效: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就不能再追诉。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后就不再追诉。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的不再追诉。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