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从起诉到开庭有哪些流程规定
释义
    一、从起诉到开庭有哪些流程规定
    1.起诉和受理。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阶段。包括原告起诉和人民法院受理两方面的诉讼行为的结合。
    2.审理前的准备。审判人员在受理案件之后、审理之前应作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弄清双方当事人的请求与答辩,调查、收集证据,通知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参加诉讼,以及其他保证正确、及时审理案件的工作。
    3.开庭审理。即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调解或判决。开庭审理又可分为: 准备阶段。由法庭查明和解决案件能否进行实体审理的问题。法庭调查。即在法庭上审查各种证据,对案情进行直接、全面调查。 法庭辩论。 调解或判决。 法庭在审理和辩论的基础上可进行调解,达成协议,审理即告终结;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依次判决。
    4.宣判。人民法院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到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二、民事纠纷起诉需要多久开庭
    民事纠纷起诉需要多久开庭没有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开庭的具体时间,只规定了法院一旦受理案件需要在限定期限内审结案件。
    1.适用简易三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一般程序六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三、民事纠纷诉讼审判的原则
    1.当事人平等原则
    即当事人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义务、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程序参与原则
    当事人必须拥有影响诉讼过程和裁判结果的充分的参与机会。
    3.辩论原则
    即原告、被告和第三人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的理由。
    4.依法自由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或处置自己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5.程序公开原则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其审理过程和判决宣告一律公开。法律网提醒,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有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涉及个人隐私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婚姻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6.法官中立原则
    法官同争议的事实和利益没有任何关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6: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