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断挪用公款是否归个人使用 |
释义 | 一、如何判断挪用公款是否归个人使用 所谓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具体来说,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对这种情况的定罪,没有要求挪用公款的数额要达到较大,也没有规定挪用达到多长时间。 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这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作为挪用人或者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资本,如挪用人本人或者他人将挪用的公款用于生产、经营、买房出租,作为个人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入股资金,存人银行或者借给他人而个人取利等,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后,为私利以个人名义将挪用的公款借给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使用的,不管这些单位是合将其挪用的公款用于营利活动,都应视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而不能认为属于挪归公用。 3.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这种情况既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数额。也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时间。 二、挪用公款罪犯罪主体是谁 挪用公款罪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1.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2.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 三、挪用公款罪量刑数额为多大 法律网提醒您,挪用公款罪量刑数额标准是: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