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友应当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况如何划分 |
释义 | 一、酒友应当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况如何划分 1.强迫性劝酒。 作为酒友,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的劝酒行为,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不依不饶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酒友”应当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佟*授认为,这种劝酒还应包括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发对方如心脏病等疾病的发作,导致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佟*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酒友”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酒友”不知道,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对方诱发疾病,此时酒友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典》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如果法院判决“酒友”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的话,也是合理的。而对此王教授认为,只要喝酒是损害后果的诱因,无论“酒友”是否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不能喝酒,一旦有强迫性的劝酒行为,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明知”的情况下责任更大。 3.未将醉酒者安全送。 如果发生类似于王某“酒后冻死”的情况,酒友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专家表示,需要有证据证明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酒友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4.酒后驾车未劝阻。 虽然法律上并没有对酒后驾车酒友是否有义务进行劝阻进行明文规定,但佟*授认为,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酒友有可能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在已尽到劝阻义务,而对方不听劝阻的情况下,酒友是可以免责的。同样,在明知对方喝多了,语无伦次、神志不清的情况下,酒友应该劝阻其不要喝酒,而且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在其他情况下,酒友是没有劝阻义务的。对于酒后驾车应否劝阻的问题,王教授则认为,不管酒友是否进行阻止,只要这种阻止没有发生效果,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酒友都应承担责任。 二、醉酒驾车可以取保候审吗 醉酒驾车可以取保候审。但需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三、醉驾行为对当事人有哪些法律后果 法律网提醒您,醉驾行为对当事人有的法律后果如下: 1.不得担任律师、公证员、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已担任将被吊证或者开除公职; 2.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已经录用将被开除公职; 3.入党将受影响,已是党员将被开除党籍; 4.不得入伍; 5.不得担任新闻记者; 6.影响就业,已经就业将面临失业; 7.承担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 8.面临经济惩罚; 9.面临定期禁驾,甚至终身禁驾; 10.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