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立案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释义
    一、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立案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立案的关键要素是:
    1.犯罪客体。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的客观是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自由。
    2.犯罪客观方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客观方面变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犯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起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的规定处罚。
    4.犯罪主观方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时不构成犯罪。犯罪动机一般表现为牟利,但动机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二、个人信息泄露了怎么处理
    法律网提醒您,个人信息泄露了的处理是:
    1.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
    2.更改重要的密码: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
    4.提醒身边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个人信息泄漏后,不法分子可能会伪装身份向亲朋好友骗取钱财。所以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亲朋好友。
    5.对骚扰信息和电话不予理睬:个人信息泄温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骚扰信息和电话,大家定要 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6.收集证据: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诉期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诉期限是10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