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约前565—约前485,或约前563—约前483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属释迦族,牟尼意为圣人,后世习以释迦牟尼或释迦称之。成道后被号称为佛陀,意即“觉悟者”。诞生于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兰毗尼园(今尼泊尔境内)、父净饭王,母摩耶,刹帝利种姓。在宫中教养长大,成年娶妻耶输陀罗,生一子。释迦修行传道的经历来自佛家的传说。相传释迦王子深感人世生老病死苦恼,常生悲观厌世之念。他不满婆罗门祭司的说教,29岁时乘月夜跨白马出家修道,索求人生解脱之路。遍访名师,在苦行林中苦修6载,又沐浴于佛陀伽耶的尼连禅河,独自静坐菩提树下,默思数日顿然觉悟,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求得涅槃超世的不二法门。成道之年35岁。此后游化四方,宏扬佛法,先在鹿野苑为五弟子说苦、集、灭、道四圣谛和八正道,继而广收弟子,45年间遍迹恒河中下游各地,释迦本族多入佛门,影响逐步扩大。释迦弟子将释迦的言行说教结集成经、律、论“三藏”,佛教由原始的小乘教派而衍生出大乘教派,终于形成为世界性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