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的法定处理步骤是什么 |
释义 | 一、刑事案件的法定处理步骤是什么 刑事案件的法定处理步骤是: 1.立案,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侦查,对于被拘留的重大嫌疑分子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3.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案件后,认为犯罪事实已查明并且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按照审判管辖规定向法院提起公诉; 4.审判,审判阶段会经过一审、二审、再审。 二、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法律网提醒您,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具体如下: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3.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第二百二十五条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 三、涉嫌刑事案件会留下案底吗 涉嫌刑事案件不一定会留下案底。 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