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判刑十一年怎么办 |
释义 | 一、诈骗判刑十一年怎么办 诈骗判刑十一年应当按照规定服刑,满足条件的可以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二、诈骗纠纷应该去哪里报案 首先,对于属于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互联网领域的诈骗案件,应该联系公安机关和相应的互联网公司寻求帮助。此类诈骗常常涉及虚假网站、钓鱼网站、欺诈短信等,追踪技术十分重要。警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相关线索,而互联网公司则可以通过自身的检测机制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对诈骗行为进行打击。 其次,对于属于银行卡诈骗、ATM诈骗等金融领域的诈骗案件,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尽快冻结账户,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此类诈骗案件往往需要密切配合警方和银行工作人员,及时阻止犯罪分子。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诈骗案件如冒充公检法机构诈骗、保健品诈骗、传销等,这种类型的诈骗案件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咨询处理方式,寻求相关问题的解决。 ![]() 三、诈骗纠纷属于什么案件 诈骗行为只要涉案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刑事案件。法律网提醒您,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按治安案件处理。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就追究其法律责任来说,不是民事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诈骗罪,予以立案追究。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如果达不到该数额的,就按《社会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