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确定是医疗事故 |
释义 | 一、怎么确定是医疗事故 确定是医疗事故,要满足以下5个要素: 第一,行为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第二,行为性质必须是医疗行为; 第三,行为具有违法性,即在诊治病人过程中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有违反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或诊疗操作常规的行为; 第四,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而非故意; 第五,要有患者的人身损害后果,且该后果与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必须有因果关系。 二、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有几种 首先是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主要以经济赔偿责任为主,辅之以行为责任如赔礼道歉,并且允许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或在卫生行政部门主持下进行调解。责任主体是医疗机构。 其次是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再次是行政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逐级上报直至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发生导致患者死亡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三、医疗事故纠纷如何起诉 医疗事故纠纷向法院起诉,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起诉要注意诉讼时效制度。向法院诉讼,有时效制度,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合法的权益最终可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普通时效为两年,但医疗事故属于身体受到伤害所需的赔偿,诉讼时效只有一年,从确定为医疗事故之日起算起。当事人千万不要在协商、调解和等待中,超过诉讼时效。 第二,起诉要有合适的原告和被告。 第三,要有合理的赔偿请求。赔偿的数额应根据法律确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第四,要有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 第五,尊重法院的审理程序和秩序。法律网提醒您,医患双方要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通过上诉程序予以解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