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起诉人一定要在户籍所在地才能被起诉吗 |
释义 | 一、被起诉人一定要在户籍所在地才能被起诉吗 被起诉人不是一定要在户籍所在地才能被起诉。 一般情况下,原告都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被告是个人的,住所地为经常居住地,即其在户口所在地之外居住满一年的地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起诉流程是怎么样的 起诉流程是: 1.立案阶段 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 不能立案的,说明理由,需要补充资料的,通知补充。 2.庭前准备阶段 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向被告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及原告证据材料,被告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意见,法院收到答辩意见后会送达给原告。 有的法院在立案后会向双方送达限期举证通知,此时,应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举证。 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的,应当提交延期举证申请。 3.开庭审理阶段 开庭时,书记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随后,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审判人员发问、相互发问,最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各方互相辩论,审判长询问各方最后意见,庭审结束。 4.裁判阶段 案件经过审理后,审判人员会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结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结果。 随后送达裁判文书,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诉,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日。 如放弃上诉,则上诉期届满,裁判文书生效。 ![]() 三、起诉费用谁来承担 起诉费用一般由败诉方承担。需要缴纳诉讼费用的案件,必须缴纳相关诉讼费用。法律网提醒您,双方能够协商确定的,也可以通过协商方式确定。具体如下: 1.当事人请求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由双方当事人按承担责任的比例负担; 2.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负担; 3.撤诉案件,由原告负担,但减半收取;驳回起诉的案件,由原告负担; 4.申请执行费和执行实际支出的费用由被申请人负担。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