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人有隐私权,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释义
    一、哪些人有隐私权
    有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
    自然人拥有理性和情感,需要法律保护其情感安定、维护其人格尊严。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
    隐私权的主体不包括法人,法人的秘密一般属于公共领域的事务,而非个人的人格尊严内容。
    隐私权的主体不包括死者。自然人死亡后,个人利益会随着本身的物质载体死亡而消亡,但是对死者生前利益的侵害,可能会对死者的亲属及利害关系人造成伤害,甚至对公序良俗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确认隐私权的主体不包括死者和保护死者生前隐私并不冲突。
    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三、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网提醒您,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是:
    1.主体不同。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
    2.客体不同。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侵害方式不同。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