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是否有时效要求,提起行政诉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释义 | 一、行政诉讼是否有时效要求 行政诉讼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超过了法定的时效,那么即使法院受理了、具体行政违法,起诉人也无法胜诉。 1.普通诉讼时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6个月。 (2)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 2.特殊诉讼时效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比如30日(森林法)。 3.最长诉讼时效 (1)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 (2)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 二、提起行政诉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提起行政诉讼的注意事项有: 1.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才能提起行政起诉。法律网提醒您,不能对抽象的行政为提出起诉。注: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具体个人(或单位等)作出的行政行为(处罚决定、拘留决定等等)抽象行为是指具有普通约束力的法律、法令等。 2.注意复议前置的情况对某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法律规定必须要先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复议请求,不服复议决定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3.注意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的时效方面的规定。 ![]() 三、如何确定行政诉讼被告 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标准如下: 1.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就是被告; 2.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3.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