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侵权主体应该如何认定,侵权主体的赔偿原则
释义
    一、侵权主体应该如何认定
    侵权主体的认定应当根据适用的归责原则具体确定,大致认定方式如下:
    1.适用过错归责原则的,过错方是责任主体;
    2.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由法律规定的主体担责;
    3.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一般由未履行特定职责或义务的人担责。
    二、侵权主体的赔偿原则
    侵权主体的赔偿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全部赔偿原则。
    即侵权行为人对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的大小,应以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为依据,予以全部赔偿。
    2.惩罚性赔偿原则。
    主要适用于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责任。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
    3.衡平原则。
    即在确定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时,应考虑诸如当事人的经济状态等因素,使赔偿责任的确定更公正、公平。
    
    三、侵权主体的特殊情况
    侵权主体特殊情况主要是指以下两种情况: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法律网提醒您注意,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