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概念
释义
    一、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概念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或者随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通过出售、交换和赠与等方式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包括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两种情况,其中通过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取得开发用地由于更能体现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灵活灵敏的特点,在房地产开发中逐渐成为房地产商“拿地”的普遍方法。
    
    二、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条件
    (一)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指划拨土地使用权再转移,包括出售、交换、赠与等行为。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实质是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在法定条件下把自己取得的剩余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再受让人的行为。
    (二)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是土地使用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权利全部转移给新的权利人,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对国家土地权并不产生影响,国家仍然享有对该土地的权。
    (三)依照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般不得进行转让,但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进行转让:土地使用者是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领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对土地上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拥有合法的产权;
    (四)依照《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以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限制
    (一)《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0条:“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报批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这一规定主要强调的是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政府审批,未经批准的不得转让。
    (二)如果政府同意转让的,则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经政府批准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则应由转让方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将转让所得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三)显然,无论是《暂行条例》还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其本意都是不允许通过转让划拨土地获取土地收益,更不允许党政军机关等承担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单位,以无偿取得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房开发等经营活动。因此,你单位将闲置的土地转让给开发商搞房地产建设是违法的,不会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
    关于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吗问题的解答如上所述,按正常情况来看,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不能进行转让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出现许多确实需要转让的情形,因此法律就规定了如果转让由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就必须支付前期土地使用权的费用,即由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法律网的有关知识,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对于“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概念”有关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