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诉的条件有哪些 |
释义 | 一、上诉的条件有哪些 (一)上诉人的范围: 1.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2.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3.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二)上诉权主体只要不服第一审判决、裁定,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提出上诉,人民法院就应当受理,并引起第二审程序。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才能提出抗诉。具体表现为: 1.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有罪而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的; 3.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的; 4.认为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 5.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错误的; 6.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 二、二审程序和上诉条件是什么呢 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指由于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判而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它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上诉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但是,并非对所有的裁判不服都能够提起上诉;同时,即使对可以提起上诉的裁判,上诉权利的行使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一)上诉的实质要件。实质要件涉及到哪些裁判可以上诉。上诉只能就法律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判提起,如果法律规定不准上诉的裁判,当事人不能上诉,上诉程序也就无从发生。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判包括:按照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判决以及法律明确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定。(二)上诉的形式要件。形式要件是指提起上诉在形式上所应具备的法定条件。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第二,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第三,应当提交上诉状。 三、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的条件 (一)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合格的上诉人是指依法享有上诉权的原第一审案件的当事人。 (二)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上诉期间简称上诉期,是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裁定的上诉期为10天,不服判决的上诉期为15天。上诉期间从第一审法院的裁判送达次日起算。诉讼参加人各自接收裁判的,从各自的起算日开始。 共同诉讼人上诉期的计算,因共同诉讼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应以最后一个收到裁判的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来计算。因为在必要共同诉讼中,任何一个共同诉讼人在他的上诉期间内,都有提起上诉的权利。只有在共同诉讼中最后一人的上诉期届满后,裁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三)应当提交上诉状。上诉状不但表明与对方当事人在民事权利上有争执,而且表明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有异议,不仅要求上级人民法院确认自己的权利,而且要求变更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通过变更裁判,以达到维护自己权利的目的。 已经被审理过的离婚案件若是还想通过诉讼的方式办理离婚手续,此时就必须要书写离婚诉状之后,向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请求。一般来说,只要该请求被司法机关受理,那么经过半年的审理后,夫妻双方就可以结婚婚姻关系。 相信大家通过对以上文章的阅读,对于上诉的条件有哪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以上就是法律网编辑对上诉的条件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不懂如何起诉,可以咨询法律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