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强制执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释义 | 一、法院强制执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法院强制执行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生效法律文书得到履行。 1.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必须协助。查询、冻结、划拨法院都需要手续齐备。 2.法院还可以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包括工资、劳务报酬等,以清偿债务。 3.查封、扣押财产也是一种常见的执行措施,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控制性措施,限制其处分和损毁。 4.如果被执行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法院可以将其查封、扣押的财产进行拍卖、变卖,用所得资金清偿债务。 二、执行中财产处理方式 在执行过程中,财产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拍卖、变卖和强制交付等。 1.拍卖是指将被执行人的财产公开竞价出售,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 2.变卖则是指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 3.而强制交付则是指当被执行人必须交付特定物给债权人时,法院可以强令其限期交付,否则可以采取强制交付措施。 ![]() 三、处罚不配合执行的行为 为了确保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法院有权对不配合执行的行为进行处罚。 1.对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拒不交出财产或财产证据、拒不迁出房屋或土地等行为,法院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2.对于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协助的,法院也可以对其进行处罚。这些处罚措施有助于维护法律秩序和执行工作的权威性。 了解了法院强制执行措施后,你是否对自身的权益保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你还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法律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