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类型 |
释义 |
一、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类型 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如下: 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法律网提醒您,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 4.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从行为依赖于主行为。 5.根据行为人实施行为所要发生法律后果的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行为和人身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1.明示形式。明示形式是指行为人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及视听形式等其他形式。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它又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法定书面形式。 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指在行为人不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情况下,根据其行为判定行为人内心意思的形式。包括推定形式和沉默形式。 (1)推定形式。推定形式是指在行为人不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情况下,根据其作为判定行为人内心意思的形式。 (2)沉默形式。沉默形式是指在行为人不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特别规定判定不作为行为人内心意思的形式。 三、民事法律行为满足什么条件有效 民事法律行为满足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为前提和基础,则有效。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有: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 4.形式合乎法律要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