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车辆送维修如何预防“被抵押”? |
释义 | 【案情回顾】 韩先生是北京一普通车主,2015年11月16日年因车辆发生故障送至闫某处维修,相关身份证件及车辆证件均放置于车内。不料,车辆送交至闫某后,迟迟未能归还。2016年3月,韩先生因此将闫某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闫某同意将车辆归还给韩先生,双方因此达成调解协议。协议签订后,闫某未如期履行,经韩先生多次询问,闫某才承认其已经将车辆抵押给王某。万般无奈之下,韩先生再次向法院起诉王某,要求王某返还韩先生所有的车辆。 在诉讼中,韩先生表示,其由于不慎将其个人身份证及车辆行驶证放置在车辆中,并将车辆送至不具备汽车维修资质的个人维修,给自己带来难以想象的危害。首先,自车辆被非法抵押后,该车辆已有五次违章记录。无论车辆现今的使用者为谁,韩先生都将面临承担车辆违章、交通肇事等情形的法律风险。其次,北京实行购车限额制,涉案车辆的车牌号尚在韩先生名下,韩先生既无法使用涉案车辆,又不具备购买新车的资质;再次,因韩先生不知晓车辆至今的状态,也不清楚车辆的实际占有人,以致车辆追回困难重重。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法官提示】 为避免广大车主面临韩先生----名下有车却无法使用,购车又不具备资质----的困境,法官提醒广大车主谨防汽车维修遭陷阱,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汽车维修时,车主务必要仔细检查车内物品是否拿出,尤其是身份证、机动车购买发票、机动车行驶证等车主和车辆相关证件,以避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二、车辆维修请到具有汽车维修资质的维修站,维修站是否具有汽车维修资质,车主可到工商局网站进行查询; 三、一旦出现车辆被维修站非法扣押或私自流转的情形,车主应第一时间报案并及时掌握车辆的状态,以确保在诉讼过程中能够通过财产保全等手段止损、降低自身的诉讼风险。 (原标题:汽车送维修小心“被抵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