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的监护人的顺序 |
释义 | 一、未成年的监护人的顺序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 1.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如果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例如已经死亡或失去监护能力,则按顺序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然后是兄、姐来担任监护人。 2.如果其他个人或组织愿意担任监护人,但必须经过未成年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监护人的顺序是有优先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顺序可以通过监护人的协议进行变更。 3.如果先顺序的监护人有多个,他们可以选择共同担任监护人,或者通过协议确定部分监护人。 二、监护人职责及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的规定: 1.监护人的职责主要包括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2.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必须遵循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并且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4.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 ![]() 三、监护人顺序的落实情况 1.虽然法律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个顺序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2.很多人对于监护制度的认识并不深入,对于监护人的顺序也并不清楚。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监护人的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 3.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加强对监护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监护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4.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监护制度的支持和监督,确保监护制度的顺利实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你是否也有关于监护顺序的疑惑?了解监护制度,保护孩子权益。法律网提供法律咨询,快来获取专业解答吧!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