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央行资产负债表能够说明什么 |
释义 | 不断加剧的债务负担令中国央行早已破产,尽管这只是报表意义上的。不仅如此,近10年来,央行的资产扩张全部用于国外,不仅包括至2009年8月末累计17.5万亿的国外资产,也包括近5.5万亿元的衍生债权(美国国债),这使得央行看上去不是中国的央行,而是外国的央行……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也称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人民了解本国金融状况的重要依据。结合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另文讨论),基本上可以将国内金融业的发展状况一网打尽。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由央行负责编制的。本文附表提供的,涵盖了央行迄今公开发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大多数年份,并可以显示1999年12月末至2009年8月末之间的总体变化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分析,本文附表对原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稍加归类,但不构成对该报表在使用上的实质影响。其中,总资产项下的其它资产,包括原表当中的其它资产和对非金融机构债权;负债合计项上的其它负债,包括原表当中的其它负债和国外负债。 对于初次接触央行资产负债表的人来说,了解各报表项目的含义显然是必要的。它们各自的基本含义如下: 总资产:表示央行掌握的全部资源。 国外资产:表示央行的海外资产占用(按人民币计价),或对外国的债权,包括外汇、黄金及其它三个子项目。所谓的其它国外资产,可以理解为除外汇、黄金之外的海外债权。 对政府债权:表示由本国政府占用的央行资产,来源于对政府债务。二者之间应当大致相等。否则,当对政府债权大于对政府债务时,意味着央行补贴财政,或央行对财政透支;当对政府债权小于对政府债务时,意味着财政补贴央行,或财政对央行透支。进一步说,如果财政对央行的透支金额远大于自有资金,则意味着央行陷入报表上的破产状态。 对金融机构债权:表示央行将来自金融机构存款的款项返还或重新借贷给金融机构使用的部分。 负债合计:表示央行承担的债务合计,或央行除自有资金之外的资金来源合计。采用负债合计/自有资金这一公式,可用来揭示央行的负债程度。 储备货币:央行货币发行与金融机构存款的合计数,是央行资金的主要来源。 货币发行:表示央行直接从已发行在外的货币当中所回收的部分。 金融机构存款:即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主要是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也是央行间接回笼货币的主要工具之一。 非金融机构存款:非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与存款准备金类似。 债券发行:表示央行为弥补资金占用不足而对外发行的债券,主要是央行票据发行,是央行间接回笼货币的主要工具之一。 对政府债务:表示央行来自中央财政的资金,或中央财政在央行的存款,与对政府债权之间存在往来的性质。 自有资金:即央行总资产当中属于自有的部分,类似于商业银行的权益。 把握上述央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含义,是正确分析与做出合理判断的前提。 不难发现,近10年来,央行的总资产累计扩张了5.18倍。其中,最重要或也是惟一具有实质意义的资产扩张发生在国外资产,其累计扩张幅度高达11.08倍。考虑到对政府债权的扩张具有往来的性质,在对金融机构债权几乎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央行将近10年扩张的资产几乎全部提供给了外国,支持了外国经济发展,而不是用于国内信贷扩张,进而用于支持本国经济发展。 糟糕的是,由于央行用于购买外国政府债券(以美国国债为主,目前的持有规模为0.8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46万亿元)的资金包含在外汇项目当中,因此,近10年来,央行实际提供给外国的资金远不止国外资产2009年8月末与1999年末之间的差额,即远不止16.02万亿元,而是不少于21.48万亿元。若按照截至2009年8月末的央行国外资产17.5万亿及其衍生的近5.5万亿美国国债计算,央行的外国资产合计高达23万亿。 这使得中国人民银行看上去不是中国的央行,而是外国的央行。 进一步说,在央行的自有资金由1999年12月末的336.8亿元减至2009年8月末的219.75亿元或累计减少34.74%的情况下,央行资产的上述扩张,其实仅仅是央行债务的扩张。 然而,债务扩张总是有成本的。为了满足债务付息压力,在国内对金融机构债权维持不变并因此无助于拓展付息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央行必须将外汇当中的较大部分用于购买外国主权债券,主要是美国国债,用由此获得的利息收入来缓解自身的付息压力。于是,说如今的中国央行,主要依赖美国国债来维持其正常运转,一点都不过分。否者,中国央行早已出现了报表破产。 其实,尽管有美国国债利息收入来维持央行的运转,但是,鉴于自2000年以来央行对政府债权持续大于对政府负债,我们的央行早已处在报表破产的窘境。例如,2005年末,央行对政府债权2892.4亿元,对政府债务7527.2亿元,差额为4364.8亿元,扣除219.75亿元的自有资金后,央行资产负债表当中的资不抵债金额高达4145亿元。 不过,有关国内金融状况的更多解读,必须透过央行资产负债表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这两份报表之间的拓扑分析(财务报表的高级分析)来进行。我可以告诉大家,分析的最终结果是:我们被告知的许多国内金融业状况,尤其是有关国内货币政策的表述,都是错误的,或至少存在重大偏差。 进一步说,不了解央行的真相,不了解货币政策的真相,就不会了解中国经济的真相。接下来,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经济的解读都可能是错误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