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决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有哪些? |
释义 | 一、判决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有哪些? 在判决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对于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或者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当事人也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后,如果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3.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4.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5.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6.采取强制措施。 (1)强制执行的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以及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等。 二、执行通知与措施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执行员有权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执行员可以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确保判决得到有效执行。 这些强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和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以及搜查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等。 在采取强制措施时,执行员必须出示证件,并确保执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 三、申请复议与监督 1.如果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行为有异议,可以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法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相应的裁定。 2.如果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3.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可以作出进一步的处理决定,如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或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在整个强制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及社会公众都有权对执行行为进行监督。 1.如果发现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存在不当之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或者申诉,要求进行调查和处理。 2.对于涉及重大利益的强制执行案件,当事人也可以考虑通过司法鉴定等途径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执行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强制执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向法律网提问,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