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现场保护 |
释义 | 使已发现的犯罪现场不致遭受来自人、动物或自然因素等造成的变动或损坏的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除有火灾、爆炸和人员死伤等危险情况外,应对犯罪现场的原状实施严格的保护。室外现场应迅速使用绳索或白灰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正式勘查前不准闲杂人等进入或穿越。如遇风、雨、雪等天气,应使用席子、苫布等加以遮挡,找到没有异味的锅、盆等器物罩盖脚印等痕迹和小型遗留物。室内现场有屏蔽和遮盖物,范围明确,比较易于保护。除应及时封锁通道,禁止人畜进入外,必要时还应将门、窗或其它出入口以外的一定地段划入现场保护范围,以防闲杂人员接近或窥视时毁损可能留存的痕迹物证。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对于认识犯罪,获取侦查线索和证据至关重要。犯罪现场的某些原始情况,是甄别嫌疑人口供真伪的重要依据。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