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商标抢注的处罚有何规定 |
释义 |
1、 新《商标法》实施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法院可以自行决定:,将法定赔偿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新的《商标法》禁止将他人注册的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使用,并保护以前使用的未注册商标,《商标法》第32条还规定,“申请商标注册时,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他人使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商标注册” 商标抢先注册是一种事实认定行为。一般来说,撤销商标的所有权并重新确认原所有人的所有权。一般来说,它不会承担其他侵权责任。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选择或分销的商品上,或服务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商标。它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它是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符号,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符号、声音和颜色组合或上述元素的组合组成。它是现代经济的产物 (一)恶意注册他人商标 1。复制、模仿和翻译他人的驰名商标进行注册(《商标法》第13条) 2。代理人或代理人抢注委托人或委托人的商标(《商标法》第15条) 3。抢先注册他人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后款) 4。其他不正当手段侵占他人商标的行为(《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 (二)恶意抢先注册,损害他人在先权利。 <《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在先权利。事实上,禁止恶意抢先将他人具有商业价值的商号、设计、作品、名称和肖像注册为商标。 (三)以垄断公共资源为目的抢先注册。 这种抢先注册属于公共资源的商标的基本特征。商标注册后,妨碍他人合法使用,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或者容易使有关公众对商品的原产地或者特性产生混淆。例如: 1。在“旅游服务”项目中申请景点名称注册。申请注册具有商品特征的原产地名称 3。《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没有显著特征的,不予注册;依照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有不良影响的,不予注册,禁止使用。 因此,无论是在《商标法》还是其他法律制度中,都没有规定抢注商标是违法行为。商标原所有人的一般司法救济方式只能请求商标注册局撤销抢注方的商标权。需要抢注的当事人承担其他侵权责任,情节轻微的,而且我担心民事诉讼不会被提起和接受
如何通过恶意注册来识别商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