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为什么订立合同并不意味着合同有效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第45条规定,具有有效条件的合同应在满足条件时生效。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效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同的成立是判断法律事实的问题,与合同的存在有关;合同的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依法具有一定的法律后果。它是一个法律评价问题,关系到合同能否取得法律承认的效力。合同的成立主要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和合同自由原则;合同的效力反映了国家的价值判断和国家对合同关系的干预
    

合同法第210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合同应在贷款人提供贷款时生效。这一规定表明,双方的协议不是自然人之间贷款合同生效的充分条件。直到贷款人借钱,合同才生效。《合同法》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自然人之间的大多数贷款合同都是自由合同,贷款人不享有任何利益。如果让它承担合同义务,似乎太苛刻了;另一方面,如果贷款人不提供贷款,一般不会给借款人造成损失
    

上述规定是否适用于自然人与不从事贷款业务的企业之间的贷款合同,合同法没有规定,但从主体性质和合同内容来看,自然人与非从事贷款业务的企业之间的自由借款合同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自由借款合同并无区别。因此,可以认为,自然人与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也适用《合同法》第210条的规定
    

法律风险的形成和防范
    

企业订立合同一般包括三种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一般指合同、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有形内容的形式。书面合同可以找到承运人证明其合同关系。一般来说,合同的存在不存在争议
    

但是,如果对口头订立的合同存在争议,如果另一方否认整个合同的存在,并且企业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该合同的存在,它可能承担证据无效的法律风险
    

其他形式通常指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合同法解释二》第二条规定,如果当事人没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所承担的民事行为可以推断出双方都有订立合同的意图,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合同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形式”订立的。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合同法》第三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不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履行了主要义务,另一方接受的,合同成立。这也是对其他形式的直接规定
    

鉴于以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提供证据存在困难,建议企业在签署合同时最好使用书面形式
    

为什么订立合同并不意味着合同有效?在阅读了本文介绍的具体内容后,我们也明确了合同效力的要素。在签订合同时,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合同的内容。合同成立后,如果您不确定合同是否有效,应提前了解。在这个时候,你可以来法律咨询网。com找律师寻求帮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