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承担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 |
释义 |
1、 如何承担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如果一方延迟履行义务后发生不可抗力,则不免除其责任。就本法而言,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何确定中国不可抗力的范围 是否为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确定: 1。不可预测性。法律规定,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于普通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他们是否能够预见事件的发生有两种不同的标准:一种是客观标准,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应当预见普通理性人能够预见的事情;另一个标准是主观标准,即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如年龄、智力发展、知识水平、教育程度和技术能力,判断合同当事人是否已经预见到。必然性。合同生效后,虽然当事人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时采取了合理的措施,但不能客观地防止这种意外情况的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通过双方及时合理的行动可以完全避免事件的发生,则该事件不能被视为不可抗力。不可逾越的。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当事人不能克服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如果通过双方的努力可以克服事件的后果,则该事件不是不可抗力事件。表演的持续时间。对于特定合同,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后和终止之前,即合同履行期间。如果事件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前或之后,或当一方延迟履行并经另一方同意时,则不应构成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III.最新信息(《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90条【不可抗力】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应及时通知另一方,以减轻另一方可能遭受的损失,并在一方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据,不得免除其违约责任 上述知识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回答。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读者可以访问luba.com进行咨询。Luba.com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