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事实有哪些 |
释义 |
狭义的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已充分履行了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均未提出继续维持劳动关系。广义的劳动合同终止包括劳动合同的终止。我们这里讲的劳动合同是狭义的 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劳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双方才能终止劳动合同。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合法终止的条件如下: 劳动合同期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履行,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劳动合同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发生时,劳动合同终止。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时同意的,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被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录取的,员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相应终止。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员工进入大专、中专学校后,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合同双方过去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没有达成上述协议,员工可以在考入大专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后与企业协商。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劳动合同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也可以根据某些法律事实终止。可能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事实主要包括: 劳动合同一方的劳动者死亡,导致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终止,企业被撤销,职工由劳动主管部门另行分配,企业与职工的原劳动合同终止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依照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宣告破产(试行)企业破产,是指企业不再按照劳动合同履行权利义务,只能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徇私舞弊,非法招用员工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予以处理被辞退,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终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