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终止个人劳动合同
释义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后,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由于一方或双方的意愿而终止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的解除包括法定解除,协商解散和协议解散。劳动者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但在实践中,应注意不同解除方式的条件和程序,避免劳动争议。本文分析和介绍了劳动者在解除合同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合同的合法终止,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辞职权:中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答复》(劳办发[1995]324号)规定:"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不仅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无需征得用人单位同意。30天以上,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由用人单位办理“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俗称“辞职权”“在行使辞职权时,雇员可以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只要他/她提前30天发出书面通知,无需雇主同意。当劳动合同在30天内到期时,雇员应注意两点:第一,如果劳动合同规定了违约金或雇主支付了培训费,雇员应按约定终止劳动合同;第二,提前通知的日期应符合法律规定,否则,雇主可能不同意终止劳动合同。
    

2。特殊终止权:《劳动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以支付补偿:(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2) 未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3) 无故扣发或者拖欠职工工资的;(4) 拒绝支付工人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5) 向工人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