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伤认定决定送达需要多长时间
释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作出工伤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决定书送达申请人,受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和雇主,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鉴定法律文书送达,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如何制作工伤鉴定书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关键环节之一部门制作工伤鉴定书。在实践中,制定规范的工伤认定书应把握以下四个要素之一:工伤认定类型应规范统一。根据劳动行政部门的结论意见,这里认定的工伤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伤,另一类是非工伤。相应地,劳动行政部门对当事人作出的行政决定只有两种,即认定为工伤或非工伤的决定。然而,在日常工作实践中,许多劳动行政部门向当事人下达的行政决定不止这两种。例如,用事故调查报告代替工伤证明。有人认为事故调查报告等同于工伤认定。事实上,并非如此。事故调查报告只是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或者为工伤认定提供事实依据。但不属于工伤认定行为,不能拿工伤认定书
    第二要素是准确陈述工伤事故事实。对于工伤认定,未认定为工伤的,必须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诉讼;而作为企业,特别是非参保企业,如果遭遇重伤事故,大多还会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从这个角度看,做好工伤认定工作,认定工伤认定事实尤为重要;一是做好严肃细致的事故调查。工伤认定所涉及的一切事实,包括工伤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等,都必须有充分的根据,即能够反映在调查材料中,所有事实都应当得到相应的认定。第二,在工伤认定书中描述职工伤害事实时,应避免使用“关于”、“关于”、“左右”等模糊词语,做到全面、准确
    第三,法律法规的适用要具体、合法。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适用具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此,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法律法规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工伤认定遵循以下原则: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部门法规和地方政府法规更有效;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比其他规范性文件更有效。目前,除国务院和劳动保障部的有关规定外,各省市对工伤认定都有具体规定,因此在法律适用上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第二,新法在同等效力的文件适用上优于旧法;新法律优于旧法律;新规定优于旧规定;第四,明确当事人的诉权。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可以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应当自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因此,根据上述有关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在作出工伤决定时,应当在文件末尾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和期限。此外,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加盖劳动行政机关印章,并在工伤决定书中注明作出决定的日期。当然,在一个完整规范的决策结束时,要注明决策的主要发起者,即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同时还要明确举报单位的名称,如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或人民政府行政复议部门
    

以上均与工伤认定决定有关,由此可知,工伤认定决定书将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送达受伤员工。如果您遇到更复杂的法律问题,我们将为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欢迎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0: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