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0年民营企业并购的法律后果和风险是什么 |
释义 |
1、 并购的法律后果: 1。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收购后,当收购人持有被收购上市公司50%股权时,收购人取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取得收购成功。收购完成后,被收购公司不再具备《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依法变更企业形式。要约收购期满,收购人持有的普通股未达到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的,收购失败。除发行新的要约收购外,要约人在以后各年度购买的本公司已发行的普通股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50%。合并。《证券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收购人与被收购公司合并,收购完成后公司解散的,被解散公司的原股份由收购人依法更换,法律风险: (1)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法律风险是指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在并购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被收购方隐瞒了一些影响交易谈判和价格的不利信息,如对外担保、外债、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等,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埋下了巨大的潜在债务,(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作为为并购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律师在并购中应注意不违反法律规定,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法律程序等方面,协同行动等等。例如,在收购上市公司时,董事会未就收购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发表意见,或者独立董事未单独发表意见,反收购风险由于一些并购行为不是自愿的,当目标公司面临敌意收购时,董事会必然会采取一些反收购措施,以争夺公司的控制权。一些反收购措施严重自残,过于注重管理层的利益。其中一些与法律相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公司股东的利益,导致双方的失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