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鼓励个人租房有什么好处 |
释义 |
【事件过程】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措施。据悉,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会议从住房供应、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补贴、税收优惠、市场规范等方面推出了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四项措施。最近,笔者帮一位外国朋友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并去看了很多套房。最直观的感觉是“房租贵”、“租房难”。租一套价格、位置、面积、户型合适的房子并不容易。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了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四项措施,对缓解“高房租”、解决“住房租赁难”显然是利好。这四项措施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住房租赁市场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会议提出“鼓励个人依法自租住房”、“允许商品房按规定转为租赁房”,有利于增加住房供应,抑制租金上涨。既能保障租房者的住房权益,又能消化楼市库存。特别是允许商品房改为租赁房,是消化商品房库存的一大创新。 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丰富了住房保障方式。以前,大多数都是基于人身安全。在增加货币保障后,不仅可以弥补实物保障的不足,还可以使住房保障更加灵活。比如,有利于保障对象就近租房。会议还明确,将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有利于租赁住房公平。此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力度,增加租赁住房用地供应,也是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必要措施。比如在金融领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此外,加强监管也不可或缺,由于房屋租赁市场长期混乱,房屋中介充当“二房东”哄抬租金的现象非常普遍,“黑中介”也时常出现。笔者认为,近几年房屋租赁市场乱象丛生、租金快速上涨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平衡,对新房、二手房销售市场(房源、中介、租赁)高度重视,但对市场需求重视不够房屋租赁市场,造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房地产市场。房屋租赁更像是一条“瘸腿”——发展和监管滞后,这也是很多人宁愿买房也不愿租房的原因之一。比如,过去很多时候,楼市的宏观调控主要集中在房屋销售市场,而似乎没有涉及房屋租赁市场。这大概是因为舆论对房屋租赁的关注远不如对新房和二手房交易的关注。此外,也正是由于房屋租赁市场对地方财政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所以房地产市场中的房屋租赁市场很可能沦为“三级市场”甚至“四级市场”。 虽然廉租房历来受到更多的关注,但2010年多个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公租房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住房租赁市场不能仅仅依靠这两种保障房来支撑,更重要的是保障房的建设还应发展商品房租赁,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从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廉租房和公租房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中国住房租赁市场需要整体发展,以弥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短板。一旦住房租赁市场成熟,一部分购房需求可以分流,以缓解房价上涨的压力。新的租赁政策有望让房地产市场的另一条“瘸腿”走得更好,这有利于房屋销售和房屋租赁市场的平衡发展。 但新政能否治好房屋租赁市场的“跛脚”,取决于房屋销售和房屋租赁能否“一视同仁”,纳入整体改革和调控方案。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否出台具体措施,以更加务实的招聘方式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第三,租金价格能否作为评估地方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绩效的依据。同时,相关法律制度能否进一步完善。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