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标准审计行为概述 |
释义 |
1、 一是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审计监督的外部影响,如财务、人事等,应予以忽视。从内部来看,审计队伍的组成和人员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审计人员的数量和负责人、负责人,甚至审计方案的起草人。没有成熟的、可操作的选择方法。对独立性的控制并不严格。一些应该避免的人已经成为审核组长或审核组成员。一些被普遍认为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财务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员被派去承担审计事项,造成类似内部监督的不正常现象。二是缺乏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虽然国家审计署制定了三项审计准则,但对于更为详细的操作准则,却没有可循的规则;审查往往只是程序性审查,即形式性审查,实质性审查几乎是空白,这就无法检验审计项目的质量。有人开玩笑说:给我一份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年度工作总结,你不用去被审计单位就可以写审计报告。由于缺乏判断审计项目是否合格的评价体系,一些有问题的审计报告成为审计机关发表审计意见和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从长远来看,审计质量难以保证。第三,对审计人员的监督不力。针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行为,虽然审计机关在审计前有公示警示,审计后有回访,但审计机关很难逐一了解审计人员执行审计规范和审计纪律的真实情况。它完全建立在个人意识的基础上。如果存在欺诈行为,他们不会主动说出来,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反向监督也难以产生实际效果。一些隐性欺诈,有时在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实践证明,腐败不是靠自律来解决的。第四,审计师控制审计事项的空间过大。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时,与派出机构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检查什么,不检查什么,检查的深度有多深,这些都是由审核员控制的。对问题的性质、处理和处罚也有很大的控制空间。这为审计人员不负责任、徇私舞弊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然而,由于审计机关内部规范和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审计权力寻租不可避免。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不受限制的审计行为也会产生审计腐败。第五,片面追缴违纪资金。查处违法行为、筹集资金,无疑是评价审计质量的综合指标。它可以反映审计事项的深度和力度,但永远不能成为审计的主要目标。审计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通过征收来解决审计经费和人员待遇问题,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一些地方政府给审计机关下达征收指标,审计机关为业务人员分解征收任务。审计人员在审计处理处罚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不依法处理,以取得的资金或者办案资金的名义集资的,这将进一步损害审计依法、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造成极大的危害。六是问责制度缺失。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责任,而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目前的责任却很少。我们没有明确界定审计责任事故和错案,没有建立一套详细的、可操作的责任追究制度。这使得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几乎没有风险。权力、利益、责任和风险的不平等会使不法分子“无所畏惧”,加剧道德风险。如果机制出了问题,好人可能变成坏人。审计腐败的结果不足为奇。第二,防范审计不规范行为的途径审计机关的业务特点是善于发现弊端,善于分析原因,有能力和优势提出控制方案。在不正之风突出、问题不严重之前,要主动自我约束、自我调节,未雨绸缪。要高度重视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非标准风险,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审计腐败的发生作为建设审计大厦的基石。本文在现行审计管理体制框架下,针对审计行为不规范和审计工作不规范的特点,提出了预防审计腐败的思路。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组织体系,专门负责审计人员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业务。注重对审计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研究人们价值取向的特点和层出不穷的不同挑战,不断调整和优化监督制约手段,升级制度版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三。消除内在的独立性缺陷。建立审计人员实时回避档案,明确影响和可能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实现回避机制的快速启动和有效屏蔽,杜绝内部人监督现象。 4。进行细分是审计业务的标准,不同行业应该检查的项目可以细化到具体的项目,甚至可以制成表格。从审查入手,将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核查行为、调查行为和总结报告行为由形式审查转变为实质审查,以约束舞弊行为和控制行为。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费用应当由独立的机构核算,以满足审计机关各项支出的需要。建立审计廉政基金,引入预期收益机制。同时,提高审计人员的即时待遇,使审计人员能够依靠勤劳和廉洁从审计中脱颖而出,确保家属衣食无忧。通过立法,改变资金供给渠道,将中央财政纳入预算,彻底解决审计机关财务独立问题。同时,要杜绝审计机关经费与审计处理处罚挂钩的现象。6建立严格的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事故和错案的法律责任作出详细规定。从而使审计人员的一切不规范审计行为都有了制裁和处罚的依据,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使审计职业成为高风险职业。要建立有效的报告制度,引入“口碑”机制,形成对审计行为的外部监督。 7、改革现行审计业务承担制度,可以采取审前调查与实施审计分离,核实业务与处理分离、处罚分离、承担业务与撰写报告分离的障碍。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审计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结论:遏制审计不规范行为,遏制审计腐败的发生,需要我们有理性的思考和勇气正视问题,把它作为关系审计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来对待,精心策划和设计,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通过以上的知识你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您登录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