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释义

1。工程建设单位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审查中发现,一些施工企业利用施工单位对工程结算了解不多、不能有效监督工程结算的情况,采取多工程量、高定额的方式高估工程造价,工程量重复计算等:(1)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结算价格难以确定。审计过程中发现,施工方与施工方签订合同不规范。在签订合同时,要根据招标文件的内容,特别是建设规模和中标价格,签订与招标文件相违背的合同或逐一填写,出现少省或不填的现象,为工程计价和收费留下生存空间。目的是为竣工后的高工程结算价格打下基础,使原有的非常严格的合同失去约束力,施工单位失去责任,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报价进行有效监督,容易导致最终的结算价格高企。同时,也给工程结算成本审计带来了难度大的风险。(2)建设单位的异常行为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审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节约资金,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但基础设施结算审计并不是所有建设单位都喜欢的,因为一些建设单位的基础设施管理人员逐渐与企业有了经济关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施工单位。因此,这些人担心,基本建设审计减少的数额越大,说明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越多,甚至出现建设单位批准减少,建设单位却不批准的怪事。此外,建设单位打着“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的旗号,将工程肢解,将本应竣工的单个工程肢解成若干项目,承包给多个建设单位。除了支付总包服务费、增加工程造价外,有的还指定基础设施材料、材料供应商,甚至代施工单位采购建筑材料等,这些施工单位的不正常行为都增加了工程造价审计的难度。(3) 材料成本很难确定。目前建材市场不规范,价格混乱。同一种材料有不同的价格;不同的产地有不同的价格;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价格。市场价格相差很大。我们觉得材料的实际价格无法核实,成本难以计量。即使核对原采购发票,由于外部建材市场的混乱,也很难分辨真假。再者,常见的回扣和打折方式更是难上加难。(4)由于监理单位的失误,工程结算审计难以深入。由于目前审计机关的技术实力和装备水平,在工程结算审计实施中很难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也不可能采用技术扫描、钻芯取样等先进的检测方法。因此,审计所依赖的项目实施过程抽样检测数据只能以监理部门提供的监理日志为依据。但工程结算审计发现,监理单位提供的监理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况,或填写不规范,或当时补做虚假记录,或事后补做虚假记录,或发现少数具有监理资格的人员等,都说明工程监理单位没有按规定进行监理验收,存在监理“走过场”的现象。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通过以上的知识你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您登录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