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合并的会计处理是什么 |
释义 |
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是销售(或劳务)业务。主营业务是指经常发生、比重大、金额大的可预见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销售商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正规劳务等业务。企业除主营业务外,还可能有其他一些非经常性、兼业性业务,如销售物资、租售包装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租赁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这些经济业务的特点是每笔金额都比较小收入不是很稳定,服务对象也不是很固定,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低;与主营业务相对应的,叫其他业务。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合并会计处理的主要意义。(1)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业务已经多样化,大多数企业不再只经营单一的“主营业务”,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其他业务,尽管这些业务具有规模小的特点,收入不稳定,服务对象也不是很固定,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且,市场经济日新月异,企业转型处于逆向经营过程中,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之间的转型随时可能发生。 (2)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是企业的业务,企业的收入和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是可以预测的。在两者合并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与非商业的本质区别。显然,合并后我们可以将营业收入与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与营业外支出进行比较汇总:营业收入是需要与费用相匹配的收入,营业外收入为净收入,不存在与之相匹配的费用;营业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为产生收入所需的费用;营业外支出为无收入可匹配的净费用。(3) 会计报表的编制本身比较复杂,是在期末进行的。会计工作很忙。如果两者结合起来,许多数据可以不经计算直接获得,可以大大减少会计报表编制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合并后的会计处理分析(一)会计科目设置。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合并为“业务收入”科目。如果需要,可以设置相关的子科目和相应的多栏子科目;将“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合并到“营业成本”科目中。如果需要,还可以设置相关子账户和相应的多栏子账户,其他账户不变,主要包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2)会计实例(不计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 企业销售商品(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税率为10%),成本6000元,价格10000元,销售费用600元;成本1000元,价格1500元,销售费用400元元。如果资金已由银行收付,会计处理如下: 1。借:银行存款11500贷:营业收入-商品10000包装1500。借:营业成本-商品6000 -包装1000 贷:库存商品6000 包装1000 3。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150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1150。借方:营业费用1000;贷方:银行存款1000。计算营业利润(直接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11500-7000-1000-1150=2350(元) 6。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直接从账簿中取得) 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1500(元) 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0(元) 其他经营活动支付的现金=1000(元) (3)简要评价合并的会计处理。 经过合并会计处理后,会计科目的设置更符合简单、灵活的原则;在编制相关会计报表时,可一步直接计算经营活动的营业利润或现金流量,减少会计处理工作量;企业经营范围发生变化时,不需要调整会计科目,增强会计工作的适应性。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通过以上的知识你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您登录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