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土地出让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释义

土地出让合同的效力是什么?出让人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以出让合同的效力为准。根据有关规定,土地使用证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唯一合法凭证。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一般程序是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受让人应当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然后申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持政府批准文件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可见,以转让、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人,在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前,与他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为无效合同。根据产权公示原则,土地使用权在法定登记机关登记簿上记载的行为是一种登记行为。作为一种公共行为,土地使用者一旦完成登记,即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证只是政府部门颁发的权利证书。土地使用者是否实际取得并持有土地使用证,不影响依法登记取得的权利。因此,必须取得土地使用证才能转让,这与产权公示理论不符。在实践中,由于行政程序等原因,土地使用者迟迟拿不到土地使用证的情况屡见不鲜,对出让人不公平。建议将土地使用权登记作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标志和转让的前提,弱化权属证书在实践中的作用。《解释(征求意见稿)》回避了土地使用权登记的法律作用,这可能与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完善有关。但是,如果按照这一意见执行,不仅可能与今后物权法的规定相抵触,而且会对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文件”作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显然属于扩大解释,不仅缺乏法律依据,而且在实际执行中容易造成混乱。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土地出让合同效力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可见,一般来说,农村居民转让承包地,必须转给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否则需要先向有关部门申请。而签订的合同,如果没有违法的情况,应该是有效的。如果您对此有更多疑问,律师事务所将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9: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