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什么 |
释义 |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土地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合同后,承包人取得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包括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九条:承包人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行经营或者保留土地承包权,转让承包土地的土地经营权,也可以由他人经营。第十七条承包人有下列权利:(一)依法享有承包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有权独立组织产品的生产经营和处置;(二)依法交换、转让承包地经营权;(三)依法转让承包地经营权;(四)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取得相应补偿;(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三条本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人在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外流方向的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应申请并填写流转申请表,包括名称、村名、面积、地名、土地类型、价格、期限、联系电话等,由村流转信息员报送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2土地流入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提出申请,填写《土地流转申请表》,内容包括:名称、单位、所需面积、土地类型要求、拟流转年限、拟从事的经营项目、联系电话。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办理,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二是审核登记。根据“属地核查”原则,外流方土地情况审计,须经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同意,办理相关手续后登记。2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应当对入驻方的经营能力和项目进行审核后登记。出让价格评估出让地价由双方协商确定,或委托乡镇土地出让服务站组织有关人员对土地出让价格进行评估,作为参考。如果流转面积较大,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乡镇土地出让服务站根据出让价格评估结果和土地出让双方提供的信息,在交易服务场所发布信息,并邀请出让双方平等见面讨论。自愿协商县、乡(镇)土地出让服务机构作为管理和服务机构,协助土地出让双方依法自愿面对面协商出让价格、期限等相关事宜。6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出让意向后,按程序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出让合同。土地出让合同一式五份,经乡镇审核备案。流通面积较大的,应当根据双方意愿进行公证。合同文本双方各执一份,其余三份分别由村、乡(镇)、县存档。 以上知识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土地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合同后,承包人取得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权利,包括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欢迎需要法律帮助的读者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