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撤销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释义 |
1、 公司撤销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撤销是指当事人有违法行为,达到法定撤销条件后,由有关部门撤销相关主体资格和证书。比如,企业的营业执照就是行政许可。撤销是行政机关的一种纠错行为,是对具有违法因素的行政许可的纠正。撤销通常具有溯及力,即行政行为的撤销通常使该行为自作出之日起丧失法律效力。第二,企业注销后的法律责任如何规定。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一旦被撤销,公司将被终止,其法定主体资格将被取消。也就是说,公司一旦注销,就不复存在,也就没有人可以向其主张权利。为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债权人利益,《公司法》对申请注销公司登记作出了严格规定。除合并、分立外,公司申请注销登记,必须依法办理清算手续。所谓清算,是指通过一定程序解决公司所有外部法律关系,清偿全部债务后,将公司剩余财产分配给股东的过程。清算程序中的一个环节是清算组核实债权,清偿债务。清算组应当在清算期间通知和公告债权人,公司债权人应当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公司办理清算手续后,方可申请注销登记。公司被撤销后,其民事主体资格将被取消。一般情况下不存在,不能追究其民事责任。但股东、董事、监事、经理等其他当事人对公司债务负有责任的,可以直接以其他当事人为被告追究相应的民事责任。公司注销过程中,股东未依法履行必要的清算义务的,股东应当对不真实的清算承担责任,即对不履行清算义务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这与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并不冲突。如果股东履行了清算义务,无论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财产清偿债务,股东都不应承担责任,这是有限责任的原始结果。但因股东未完全履行清算责任,原告未能申报债权并参与清算。公司清算产生剩余财产的,由股东分配;公司资不抵债的,应当按比例清偿的财产由其他债权人分配。最终,两起案件都导致原告的诉讼请求无法得到满足。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股东没有履行通知义务。这种责任不再是一般的有限责任或无限责任,而是一种独立的赔偿责任。 在企业注销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有利于公司的注销。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