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隐名股东能否提起损害股东利益的诉讼 |
释义 | 一、隐名股东能否提起损害股东利益的诉讼? 隐名股东本人不能直接提起损害股东利益的诉讼,隐名股东并未记录在公司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并不能认定为公司股东,因此不能提起损害股东利益的诉讼。除非先通过司法途径证明隐名股东的身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与名义出资人(显名股东)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二、隐名股东的认定标准 1、与显名股东间有协议 虽然这个协议对于公司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依然有效。它不仅是隐名股东用来约束显名股东的依据,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对于公司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根据上海市高院的规定,如果双方在协议中未约定隐名股东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并且隐名股东也没有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未实际享受股东权利的,双方之间隐名投资关系将不会被认定,而是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 2、不实际参加公司经营 在实践中,有的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经营,完全由显名股 东行负责,有的则以自己名义行使股东权利。由于公司的社团性,公司的其他股东有权知道公司的投资人是谁。隐名股东以自己名义参与公司经营,行使股东权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东知道并且认可隐名投资行为存在的证据。因此,许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隐名股东是否实际参加公司经营作为确认隐名投资关系的重要条件。 3、无违法行为 中国法律、法规对于某些行业、企业的股东身份进行了限制。比如,中国自然人不得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东,在实践中某些人就采取隐名投资的方式参股合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隐名股东如果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将不会受到法院的认可,对于隐名股东以及显名股东双方而言,都将承担较大的风险。 虽然说隐名股东自己不能直接以股东的身份起诉,但一般情况下隐名股东都有通过股权代持人形式作为股东的相关权利。如果没有所谓的股权代持人,个人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以后,想要起诉的得先通过司法途径证明股东资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