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释义
    【为您推荐】沽源县律师 坦洲镇律师 枣阳市律师 香洲区律师 铜川律师 洞头县律师 尚义县律师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诚信是必不可少的。诚信原则同样适用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因而成为民事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之一。那么,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适用主体包括哪些?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是否适用于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呢?下面,法律咨询网小编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在司法领域尤其是在民法债权理论中被视为“帝王条款”、“最高行为准则”,其基本语意是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当讲究信用,严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否则将获得不利的法律评价。中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本质是,法官通过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扩张性解释,并依其处理一些特殊案件,以实现个案处理结果公平,正义之目标,从而对法律进行实质性发展的能动性司法活动。
    二、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适用的主体
    对于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主体范围,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观点不尽相同。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主体对象主要是当事人。而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应该分别适用于当事人之间和当事人与法院之间。
    我国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在学界也是存有争议的,适用于当事人之间还是适用于当事人与法院之间,抑或适用于更广泛的主体范围都有一定的解释。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范围的最大化不仅仅是对社会诉求的及时回应,而且是一种理性的构建并使之促进我国民事诉讼的完善。具体说来,我国民事诉讼中不诚信的现象逐渐增多,诉讼参与者滥用诉讼权利,恶意诉讼、虚假诉讼、诉讼中的虚假陈述、拖延诉讼、伪造证据等情形时有发生。及时修改法律,将社会诉求法律化,这既是法律自身的完善也是提高法律公信、扩大群众基础的举措。
    从诚实信用原则在民诉法的体系来看,诚实信用原则似乎只是对当事人的要求或者具体说是对当事人处分原则的限制。新《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只能说我国立法特别强调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适用,但并没有限制对其他主体的适用,不论从社会诉求还是理性构建的角度看,都有必要把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范围最大化。
    法官利用诚实信用原则来规制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者,同时自己又是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制对象,可以想象得到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的适用效果会怎样。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者的适用,有概括的原则也有相应具体的规定,更有法官的裁量。
    以上是对关于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适用主体包括哪些问题的详细介绍,并简要介绍了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诚信原则。从上可知,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适用主体一般存在于当事人之间,在法院方面规定的比较少,但诚信原则有必要适用于法院。更多关于诚信原则的知识,您可以在线咨询法律咨询网相关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