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是什么?
释义
    【为您推荐】鄞州区律师 长宁县律师 滕州市律师 习水县律师 江宁区律师 广德县律师 姑苏区律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广大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和纠纷的时候,越来越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然真实,合理的证据是争议案件判定的关键,那么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是怎样的呢,请跟小编来了解下。
    一、举证责任分配
    在举证责任分配中,由于很多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劳动者往往很难获得或者根本无法获得这些证据材料。因此,完全让劳动者举证证明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和《民事诉讼法》的公平原则,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当事人对证据的控制情况、收集证据能力的强弱等因素,来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就是为了实现举证责任上的“平等”,以提高诉讼效率,合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二、劳动争议举证责任的法律规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中:“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五)《劳动争议案件办案规则》
    第十七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十八条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仲裁庭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第十九条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证据。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十条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予以收集;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决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予以收集。
    (六)《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或者劳动者直系亲属对于是否构成工伤发生争议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七)《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社会保险费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的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的相关规定,由于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劳动者负责提供自己可以提供的事实证据,由用人单位提供相反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提供,则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这也是我国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