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与个人解除劳动合同怎样补偿? |
释义 |
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为了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一般在入职之前,双方都会签署一份合法的劳动合同。一旦双方中的任一方出现违约情况,都会受到这份合同里的条款约束。那么,作为劳动合同的双方,如果用人单位与个人解除劳动合同怎样补偿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单位如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即时解除权 即时解除权又称为过失性辞退,当出现法定许可性条件,用人单位无需向对方预告就可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预告解除权 用人单位预告解除权即用人单位须向对方预告后才能解除合同。当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也对用人单位规定了禁止性条件,并要求用人单位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时,还应当承担适当的经济补偿义务。 3、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 我国《劳动法》规定,经济性裁员的法定许可性条件为两种情形,即: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员;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劳动合同法》明确列举了经济性裁员的四种具体情形,从而使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注:劳动者提出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医疗补助费 (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 注:患重病和绝症的应当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100%。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4、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用人单位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 额外经济补偿金 (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50%) 小编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利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利益,一旦在工作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侵犯,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哦;就算你本身的角色就是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当遇到不得已要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大情况大话,也一定要根据法律规定大程序和条款办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