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小时工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
释义 | 在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常见的关系,即劳动者按小时计算薪酬,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一般是提供一次性的服务,例如家政服务、保姆等。这个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把他们称之为小时工。那么,两者存在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区分一下,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概念 1、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2、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需要的一方以劳动形式提供劳动活动,而需要方支付约定的报酬的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一)、 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在法律依据不同。 1、劳动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范和调整,而且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务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建立和存在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二)、劳动关系主体与劳务关系主体不同。 1、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 2、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三)、当事人之间在隶属关系上不同。 1、处于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隶属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中的一员,即当事人成为该用人单位的职工或员工(以下统称职工)。因为用人单位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 2、而劳务关系中,不存在一方当事人是另一方当事人的职工这种隶属关系。如某一居民使用一名按小时计酬的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不可能是该户居民家的职工,与该居民也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 (四)、 当事人之间在承担义务方面不同。 1、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等为职工承担社会保险义务,且用人单位承担其职工的社会保险义务是法律的确定性规范; 2、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不存在必须承担另一方当事人社会保险的义务。如居民不必为其雇用的家政服务员承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3、用人单位具有对劳动者违章违纪进行处理的管理权。如对职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行为进行处理,有权依据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解除当事人的劳动合同,或者对当事人给予警告、记过、记过失单、降职等处分; 4、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处理虽然也有不再使用的权利,或者要求当事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但不含当事人一方取消当事人另一方本单位职工“身份”这一形式,即不包括对其解除劳动合同或给予其他纪律处分形式。 (五)、两者在支付报酬方面也不同。 1、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具有行使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分配权利。分配关系通常包括表现为劳动报酬范畴的工资和奖金,以及由此派生的社会保险关系等。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应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必须遵守当地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 2、在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的报酬由完全由双方协商确定,当事人得到的是根据权利义务平等、公平等原则事先约定的报酬根据这两者的区别, 由上可知,小时工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就很好分辨了,如果小时工是与用人单位有合同形式,且是隶属关系,那么一般来说是属于劳动关系的;如果小时工与用工者是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双方协商的形式的,那么狠显然是不存在隶属关系的,因此这种情况属于劳务关系。通过以上知识,大家可以对用工形式进行大概的分辨,供您参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